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、高度接触性传染病
痘病(Pox)
禽痘是由禽痘病毒引起的禽类的一种急性、高度接触性传染病。通常分为皮肤型和猫膜型,前者是在皮肤上形成痘疹,继而结痴、脱落;后者则常引起口腔和咽喉猫膜的纤维家性坏死性炎症,常形成假膜.故又名白喉。有的病禽两者可同时发生。
病原
汶上芦花鸡苗痘病毒(Pox Virus)属疽病毒科、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,为双股DNA病毒,具有囊膜,在细胞浆内增殖,似砖形或卵圆形,大小为(170-250)nmx(300-325)nm,脊椎动物痘病毒亚科现分4个属,各种动物的痘病毒分属于各个属。各属病毒在形态、构造、化学成分和抗原性方面大同小异.在血清学上亦多少有些交叉反应。
痘病毒除可在易感动物的皮肤L或其他上皮和攀丸内培养传代外,也可在鸡胚尿囊膜(CAM)上生长,形成灰白斑点状的痘斑;在适当的细胞培养中可引起细胞病变和空斑;被感染的细胞浆内可见有啥碱性或嗜酸性包涵体,大小为5-30 nm。上述培养方法不仅可以用来增殖病毒,而且可以用做血清交叉试验,以鉴定痘病毒的种类。
将一种动物的痘病毒接种于另一种动物的皮肤上,常可在接种部位形成痘。如果连续继代,则致病力逐渐加强.而对原宿主的致病力减弱。因此一般认为引起动物痘病的病毒起初可能同游,而因在各种动物间传染继代逐渐适应.最后形成了各种动物的痘病毒。但各种禽类痘病毒与哺乳动物痘病毒之问不能交叉感染和交又免疫,且各种禽痘病毒之间在抗原性上极近似,具有血细胞凝集性。
痘病毒对寒冷和干燥抵抗力较强,在干操的痴皮中能存活6-8周,但对热、直射阳光、酸、碱和大多数常用消毒药均较敏感。绿壳蛋鸡苗的市场占有率高。
- 上一篇:家禽中以汶上芦花鸡苗的易感性最高 2017/7/28
- 下一篇:禽流感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2017/7/28